遼ICP備13001220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大連
版權所有 大連弘潤全谷物食品有限公司
新聞資訊
NEWS INFORMATION
健康飲食,從讀懂食品標簽開始
在購買預包裝食品時,你會看袋子上的「食品標簽」嗎?食品標簽對于食品安全、健康飲食來說有著重要意義。今天小谷就教大家如何看懂食品標簽。
食品標簽有什么
一般食品標簽有: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制造商、產地、廠址、聯系方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許可證號、產品標準號等其他需要標示的內容。
其中最需要我們留意的是“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這兩部分。
一、配料表
配料表中的各種配料是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排序的。簡言之,排序越靠前,成分含量越高。
我們可以清晰地知道食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是好是壞。比如糖、鹽、過敏成分(雞蛋、麩質、花生等),健康飲食或者特殊群體則需要留意。
還可以清晰地了解食品是否含有添加劑。一般帶顏色的詞語,比如“檸檬黃”、“胭脂紅”、“莧菜紅”等是色素;帶味道的詞語,比如“甜蜜素”、“阿斯巴甜”、“甜菊糖”等是甜味劑;“膠”的詞語通常是增稠劑、凝膠劑和穩定劑;常見的防腐劑則有“山梨酸鉀”、“苯鉀酸鈉”等等。
二、營養成分表
按我國食品標簽相關法規,食品標簽必須注明5個基本營養數據:能量(熱量、卡路里)、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鈉含量,以及這些含量占一日營養供應參考值(NRV)的比例。
常被混淆的“營養素參考值NRV%”,其指的是核心營養素占推薦營養素參考值的百分比的縮寫,而不是占該產品的總營養成分百分比。
-
01 能量
能量越高,食物熱量則越高。
熱量單位有“千焦kJ”和“卡路里Calorie”兩種。國內的食品標簽通常使用“千焦kJ”作為熱量單位,進口食品多數是“卡路里kcal“。
兩者換算值為:1大卡(kcal)=4.1858518千焦(kJ)≈4千焦(kJ)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普通男性每日攝入熱量在2250大卡(kcal)以內,普通女性每日攝入在1800大卡(kcal)以內。如果減肥,建議每天能量攝入可減少300-500大卡(kcal)。
-
02 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生長和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一般來說,蛋白質含量越高越好。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人的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每千克(公斤)體重1.2克。可換算為,50公斤女性建議每天攝入約60克蛋白質,而75公斤的男性建議每天攝入約90克蛋白質。
我國關于蛋白質營養聲稱如下:
聲稱含有蛋白質的食品:蛋白質含量需≥6g/100g(固體)或 ≥3g/100mL(液體)。
聲稱富含蛋白質:蛋白質含量需≥12g/100g (固體)或 ≥6g/100mL(液體)。
-
03 脂肪
人體是離不開脂肪的,但過多的脂肪會為身體帶來負擔。同時要注意避開有害脂肪,即“反式脂肪”。常見的反式脂肪酸來源有:植脂末、人造黃油、精煉植物油、人造奶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一般來說,人體每天正常的脂肪攝入量不超過65克為宜。在沒有反式脂肪酸的前提下,可以適當追求低脂食品。
我國關于低脂食品的標準如下:
脂肪的含量在100mL液體食物中≤1.5g,在固體食物100g中含量≤3g。
-
04 碳水化合物
很多人看到碳水化合物就覺得要少吃,但碳水化合物有多種。糖屬于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也屬于碳水化合物。而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蠕動,保持消化系統健康,預防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成年人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推薦攝入量為300克。一般,谷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多,減肥人士會采用“戒糖”的方式不吃主食。但“戒糖”實際上需要戒掉的是“簡單碳水”(添加糖),而不是像谷物這種“復雜碳水”。
所以說,單純通過營養成分表來看“碳水化合物”的意義并不大,而是應該結合配料表來看“添加糖”的多少。糖越少越好(排序則相對靠后),沒有最好。
-
05 鈉
鈉是天然存在的,我們常吃的果蔬類、米面類、肉蛋奶類等,本身都含有鈉,因此,很容易不小心就會鈉攝入量超標。
成年人每天攝入鈉的總量最好不超過為2500毫克,如果鈉離子攝入量影響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我國是高鈉飲食的國家,我們在挑選食品時,要盡量選擇低鈉食品。對于高血壓患者,就可以看配料表中鈉的含量。
我國關于低鹽食品的標準如下:
當鈉 NRV%超過30%時,為高鹽食品;鈉 NRV%小于6%,(每100g或100毫升食品中鈉含量≤120毫克),可稱為低鈉食品。
以上內容源于網絡,僅做交流使用,版權屬于原作者,侵權請聯系刪除。